RM新时代投资官网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(yè) > 信息動(dòng)態(tài)  > 科技前沿
固定化微生物對滲濾液DTRO出水中氨氮降解的研究
來(lái)源:拜爾生物 發(fā)布時(shí)間:2022年04月25日

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術(shù)處理滲濾液DTRO出水中氨氮,考察不同HRT、DO以及溫度對反應體系脫氮的影響。結果表明:反應器馴化周期短,能夠有效地去除反應體系中的氨氮和COD,其去除率分別為98.68%、78.19%。馴化后期,反應體系中出現輪蟲(chóng)、累枝蟲(chóng)、寡毛類(lèi)動(dòng)物。

不同水力停留時(shí)間(HRT)、溶解氧(DO)、溫度影響固定化微生物脫氮效果,通過(guò)試驗得出最 佳工藝條件為:HRT為5d,ρ(DO)為4.0mg/L,溫度為25~30℃。在最 佳工藝條件下,出水ρ(NH_4~+-N)為13.01~19.96mg/L,ρ(COD)為6.78~12.07mg/L,達GB16889—2008《垃圾填埋場(chǎng)污染控制標準》。

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成分復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。傳統處理工藝很難達到GB16889—2008《垃圾填埋場(chǎng)污染控制標準》,而碟管式反滲透膜(DTRO)具有通道寬、流程短、湍流強等特點(diǎn),早先在國外滲濾液的處理中較常見(jiàn)。

國內填埋場(chǎng)如廣西北海市白水塘填埋場(chǎng)、深圳老虎坑垃圾填埋場(chǎng)、安徽滁州垃圾填埋場(chǎng)等也引進(jìn)了DTRO技術(shù)。DTRO運行初期,工藝穩定,出水水質(zhì)好,但是隨著(zhù)運行時(shí)間的增加,膜組件被滲濾液所污染,DTRO膜易堵塞,壓力泵負荷增加,最終導致出水無(wú)法達到排放要求。

通常,此類(lèi)出水中ρ(NH+4-N)為70~140mg/L,ρ(COD)<100mg/L,電導率為700~1000μS/cm[4],其中僅氨氮濃度未達排放標準,生物脫氮仍需要一定的碳源。由于該類(lèi)廢水C/N值偏低,采用傳統生化法處理工藝需要額外投加大量的碳源,處理成本高。

固定化微生物技術(shù)對碳源需求量低,并能夠維持較高的生物量,在低C/N廢水脫氮領(lǐng)域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。目前,該技術(shù)已應用于合成氨工業(yè)廢水、焦化廠(chǎng)廢水、畜禽養殖廢水脫氮等方面。

本文針對滲濾液DTRO出水不達標問(wèn)題,采用固定化微生物進(jìn)行深度處理,考察不同HRT、DO、溫度條件下對固定化微生物脫氮效果的影響,確定該技術(shù)處理DTRO出水達標排放的最 佳工藝條件。

1試驗部分

1.1試驗裝置

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,反應池尺寸為780mm×100mm×485mm,有效容積為30L,由PVC板制成。在反應池一側距側壁80mm,底面285mm處安裝固定化微生物反應器,具體是在布滿(mǎn)孔(5mm)的塑料瓶(60mm×210mm)內裝入曝氣頭,周?chē)b滿(mǎn)固定化微生物載體。載體由陶粒制成,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(31.744m2/g),裝填容量?jì)H占反應裝置的1%左右,載體內包埋多種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菌,其在供氧條件下,載體內的細菌被激活,釋放于水中。

垃圾滲濾液處理

控制固定化微生物反應器上方的溶解氧,溶解氧隨著(zhù)流體在反應器中擴散,沿程與斷面形成“好氧-缺氧”環(huán)境,有利于反應裝置同步硝化反硝化。在反應器上方安裝DO測定儀、pH測定儀以及加熱棒。滲濾液DTRO出水由蠕動(dòng)泵排入反應池,出水溢流至排水收集槽中。

1.2試驗用水

試驗用水由382mg/L氯化銨、108mg/L葡萄糖以及0.1mL/L營(yíng)養液模擬配制而成。ρ(NH+4-N)為90~110mg/L,ρ(COD)為80~100mg/L,pH為7.5~8.5,電導率約為1080μS/cm。其中營(yíng)養液配料如表1所述。

垃圾滲濾液處理

1.3試驗方法

試驗裝置連續進(jìn)水,整個(gè)試驗過(guò)程通過(guò)NaHCO3溶液調節反應池中的pH,使其值控制在7.5~8.5。

1)固定化微生物載體的激活及馴化:載體激活階段,將試驗用水稀釋1倍,抽入到反應池中,待進(jìn)水達到恒定水位,停止進(jìn)水,只進(jìn)行曝氣,控制ρ(DO)為5.0mg/L,溫度為25~30℃,適應3d,采用試驗用水置換反應池中的水,繼續曝氣3d,完成載體的激活;載體馴化階段,在載體激活試驗的基礎上,控制HRT為3d,連續進(jìn)水,每隔12h取1次水樣,測得氨氮和COD濃度。

2)HRT對脫氮效果的影響試驗:控制ρ(DO)為5.0mg/L,溫度為25~30℃,將HRT設置為7,5,3d,待反應器穩定運行后,每隔12h取1次水樣,測得氨氮和COD濃度。

3)DO對脫氮效果的影響試驗:控制溫度為25~30℃,HRT為5d,調節ρ(DO)為5.0,4.0,3.0mg/L,待反應器穩定運行后,每隔12h取1次水樣,測得氨氮和COD濃度。

4)溫度對脫氮效果的影響試驗:控制ρ(DO)為4.0mg/L,HRT為5d,調節溫度為25~30℃和15~20℃,待反應器穩定運行后,每隔12h取1次水樣,測得氨氮和COD濃度。

1.4分析項目及方法

分析項目包括COD、氨氮、pH、DO、溫度和生物相。測定COD采用重鉻酸鉀法,氨氮采用納氏試劑法,pH采用便攜式pH計測定,DO采用WTW溶解氧儀Oxi3310測定,溫度采用溫度計測定,生物相觀(guān)察采用生物顯微鏡(XSP-BM-2CBAS)。

2結果和討論

2.1固定化微生物載體的馴化

馴化過(guò)程中氨氮和COD的變化曲線(xiàn)如圖2所示,期間反應體系中出水氨氮和COD濃度均有所降低。

垃圾滲濾液處理

由圖2a可知:出水氨氮濃度在前3天內急劇降低,濃度低于1mg/L,去除率達99.33%,從第3天開(kāi)始,氨氮濃度基本保持不變;由圖2b可知:出水COD在前6天內緩慢地升高,第6~7天,出水COD有所降低,第7天以后,出水COD基本保持不變。

這是因為馴化初期,反應池內逐漸出現多種功能的細菌菌種,而反應池中的環(huán)境更適合硝化細菌的生長(cháng)繁殖,因此硝化細菌優(yōu)先于異養菌大量繁殖,硝化細菌迅速地將NH+4-N轉化為NO-3-N和NO-2-N,出水NH+4-N濃度急劇降低,而異養菌與硝化細菌在反應體系中呈競爭關(guān)系,馴化期間硝化細菌大量繁殖,抑制異養菌的生長(cháng)代謝,異養菌適應反應體系的能力較弱,反應體系中有機物的利用率降低。

但是隨著(zhù)馴化時(shí)間的增加,異養菌的數量逐漸增加,競爭力逐漸加強,待固定化微生物載體馴化7d后,硝化細菌與異養菌形成相對穩定的動(dòng)態(tài)環(huán)境,出水氨氮和COD濃度基本保持不變。馴化后期,鏡檢顯示反應池中出現寡毛類(lèi)動(dòng)物、輪蟲(chóng)、累枝蟲(chóng)等后生動(dòng)物,則馴化結束。由此可知,固定化微生物馴化周期短,可有效降解滲濾液DTRO出水中的氨氮。

2.2HRT對氨氮去除效果的影響

穩定運行中不同HRT對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氨氮的影響如圖3所示。由圖3a可知:HRT為3d時(shí),平均出水ρ(NH+4-N)為13.74mg/L,受水力沖擊負荷影響,出水ρ(NH+4-N)為7.76~18.06mg/L,波動(dòng)較大。HRT為5d與7d時(shí),出水氨氮濃度基本保持一致,去除率均能達到95%以上。

垃圾滲濾液處理

由圖3b可知:當HRT為3d和5d時(shí),COD去除率的波動(dòng)性大,但是相比HRT為5d,HRT為3d時(shí)出水有機物濃度明顯較低。當HRT為7d時(shí),出水ρ(COD)穩定在23.00mg/L左右。

氨氮去除效果隨HRT的增大而逐漸增強,這是因為HRT過(guò)小,水力沖擊負荷大,會(huì )破壞反應池中的推流作用,體系中的氨氮與微生物無(wú)法充分接觸,氨氮的去除效果不佳;HRT增大,水力負荷減小,反應池內會(huì )形成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細菌生長(cháng)的“好氧-缺氧”環(huán)境,可有效降解氨氮。

HRT為5d時(shí)出水COD濃度的波動(dòng)性比HRT為3d時(shí)大,而且有升高的趨勢,一方面是受水力負荷影響,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隨著(zhù)HRT的增加,異養菌在反應體系中的競爭力逐漸減弱,導致出水COD濃度逐漸升高。綜合圖3a、圖3b,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滲濾液DTRO出水中氨氮的最 佳HRT為5d。

2.3DO對氨氮去除效果的影響

圖4為穩定運行中不同DO對固定化微生物脫氮效果的影響。

垃圾滲濾液處理

由圖4a可知:ρ(DO)為3.0mg/L時(shí),平均出水ρ(NH+4-N)為37.65mg/L,去除率僅為62.35%,未達GB16889—2008標準,隨著(zhù)DO濃度的升高,氨氮去除率逐漸升高。當ρ(DO)為5.0mg/L時(shí),平均出水ρ(NH+4-N)僅為3.30mg/L,去除率達96.70%。

由圖4b可知:隨著(zhù)DO濃度的升高,反應體系中的出水COD濃度先降低后升高,當ρ(DO)分別為3.0,4.0,5.0mg/L時(shí),平均出水ρ(COD)分別為21.32,10.58,31.58mg/L,波動(dòng)性大。

不同脫氮細菌對氧氣的需求不同,硝化細菌屬于好氧細菌,而絕大多數反硝化細菌屬于缺氧細菌,因此在同一個(gè)反應池中要同時(shí)進(jìn)行硝化反硝化反應,需嚴格控制DO濃度,當ρ(DO)為3.0mg/L時(shí),溶解氧不足,不利于硝化細菌代謝,出水氨氮濃度不符合排放要求。

同時(shí)異養菌沒(méi)有充足的氧氣,出水有機物濃度偏高,隨著(zhù)DO濃度的升高,逐漸滿(mǎn)足硝化細菌對氧氣的需求,其生長(cháng)繁殖加快,將氨氮轉化為硝酸鹽氮或亞硝酸鹽氮,出水氨氮濃度降低,同時(shí)有機物的消耗量增加,出水有機物濃度降低。

但是當ρ(DO)繼續升高至5.0mg/L時(shí),盡管出水氨氮濃度進(jìn)一步降低,但是有機物的量不降反升,這是因為當ρ(DO)為5.0mg/L時(shí),硝化細菌快速生長(cháng)繁殖的同時(shí)與體系中的異養菌進(jìn)行競爭,硝化細菌在競爭中處于優(yōu)勢地位,抑制了異養菌的繁殖,有機物消耗量減少;另一方面過(guò)高的DO濃度提高了氧氣的穿透能力,增加了反應體系中好氧區域,破壞了整個(gè)體系中穩定的“好氧-缺氧”環(huán)境,影響反硝化細菌的代謝活動(dòng),反硝化細菌無(wú)法消耗碳源導致出水COD濃度升高。

綜合圖4a、圖4b可知:當ρ(DO)為4.0mg/L時(shí),出水氨氮濃度波動(dòng)性較小,平均出水ρ(NH+4-N)為14.08mg/L,同時(shí)有利于反硝化細菌生長(cháng)代謝,反應體系中硝化細菌與異養細菌相互競爭形成相對穩定的環(huán)境,有利于體系同時(shí)脫氮除碳。

2.4溫度對氨氮去除效果的影響

穩定運行中不同溫度對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氨氮的效果如圖5所示,當溫度為25~30℃時(shí),出水ρ(NH+4-N)為13.01~19.96mg/L,ρ(COD)為6.78~12.07mg/L;但當溫度為15~20℃時(shí),平均出水ρ(NH+4-N)和ρ(COD)分別高達50.23,54.58mg/L。溫度影響脫氮微生物的活性,不同的脫氮微生物適應不同的溫度,溫度過(guò)高可致微生物失活;溫度過(guò)低,微生物的代謝活性則會(huì )降低。

垃圾滲濾液處理

因此,確定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滲濾液DTRO出水中氨氮的適宜溫度為25~30℃,若冬天較低的溫度影響固定化微生物脫氮效果,可延長(cháng)水力停留時(shí)間,保證出水達標排放。

3結論

1)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術(shù)深度處理滲濾液DTRO出水中的氨氮,馴化周期短,出水水質(zhì)好,氨氮和COD去除率分別為98.68%和78.19%,馴化后期,反應體系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體,如輪蟲(chóng)、累枝蟲(chóng)、寡毛類(lèi)動(dòng)物。

2)HRT、DO、溫度可影響固定化微生物脫氮效果,保證pH為7.5~8.5時(shí),在最 佳HRT為5d,ρ(DO)為4.0mg/L,溫度為25~30℃的條件下,出水ρ(NH+4-N)為13.01~19.96mg/L,ρ(COD)為6.78~12.07mg/L,達GB16889—2008排放標準。

新聞導航

聯(lián)系我們(內頁(yè))

  • 電話(huà):187 5912 7199
  • 郵箱:504066578@qq.com
  • 網(wǎng)址:www.yeliji.cn
  • 地址:福州高新區高新大道奧速集控中心二號樓三層
+ 微信號:

RM新时代投资官网